党建共建聚合力,校地协同促发展|3044am永利官网青年学子赴肥东县梁园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

发布者:唐迪明发布时间:2025-07-24浏览次数:10

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与改革,2025年7月10日,学院“星火筑梦·智汇梁园”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副书记、研究生辅导员、硕士生自动化党支部书记柴昭的带领下,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开展实践调研与党建共建活动,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。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以“党建共建聚合力,校地协同促发展”为主题,实践团队由全国高校“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”成员、党员领头雁与团学骨干组成,涵盖本、硕、博三个培养层次。团队成员围绕梁园镇红色资源保护、生态文明建设与基层人才发展等议题开展实地调研,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治理的新探索与新实践。

 活动第一站,团队走进柯氏故居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同学们一起走近革命先烈柯武东的红色人生。斑驳的旧宅前,团队成员驻足凝思;在一幅幅珍贵照片、一段段革命文字前,大家认真聆听、细致观摩,真切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年代共产党人以信仰为炬、以生命赴义的崇高精神。

 

 第二站,团队来到管湾湿地公园,沉浸式感受近年来梁园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果。走在绿意盎然的生态步道上,远眺碧水悠悠、芦苇轻摇,近观水杉挺拔、鸟鸣婉转,同学们直观感受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理念在乡村大地上的生动实践。在研学基地,同学们近距离观察“碰碰香”等多种植物,在感知自然细节中领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。

 

 下午,梁园镇党委组织召开座谈会。梁园镇党委书记罗圆、镇长王浩伟等代表出席会议。罗圆书记向团队介绍了梁园镇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来的重点建设成果。他指出,梁园镇历史悠久、人文厚重,既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。同时,他表示梁园镇欢迎更多南大师生走进基层、服务基层、建设基层,以实践育人助力青年成长,以校地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。

 座谈会上,全国高校“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”、3044am永利官网博士生党支部副书记裴益莹作“践行教育使命: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”主题宣讲,围绕新时代教育使命、人才支撑、基层党建机制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入阐述,分享支部在高校党建与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。

 随后,学院2024级硕士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吴晓云、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陈思桐分别作为校方学生代表发言,展现新时代青年敢于担当、勇于作为的精神风貌。3044am永利官网优秀校友、曾任硕士生自动化党支部副书记的曾辉同志,现任梁园社区书记助理,也在座谈会上分享了“从校园到基层”的成长经历,激励广大青年将理想信念扎根祖国大地,成为“知行合一”的践行者 、‘敢破善立’的开拓者、‘向下扎根’的奉献者。

 

 座谈会现场,梁园镇镇长王浩伟与3044am永利集团学生党建工作站副站长柴昭共同为“3044am永利集团党建工作站实践基地”揭牌,标志着双方党建共建迈入制度化、常态化合作新阶段。

 柴昭作为校方教师代表发言。她总结到,大学的“大”,在于胸怀国之大者;小镇的“小”,在于承载万家灯火。当学校的智库资源与梁园的实践舞台相融,定能让党团共建成为服务青年、助力基层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她表示“3044am永利集团党建工作站实践基地”的牌匾揭开,不仅是一块牌子的落地,更是一份责任的启程。同时,柴昭对未来与梁园镇的深化合作提出了三点期待:让红色资源成为“活教材” ;让专业力量服务“新发展”;让人才通道对接“真需求”。

 

 实践接近尾声,院友曾辉同志带领实践团队走进他日常工作的基层一线。在这处设在社区的服务中心,曾辉详细介绍了自己参与基层治理、服务群众的日常工作内容。他结合亲身经历分享道:“每一次上门走访、每一件小事协调,都是贴近百姓、扎根土地的具体实践。”

 

 本次实践调研活动获中国网、肥东新闻等诸多媒体报道,相关视频播放量近三千次。据悉,此次实践调研是3044am永利集团推动党建引领下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,也是学院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专项活动之一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以党建共建为引领,探索校地协同育人机制,服务基层发展所需、回应青年成长所盼,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“南大3044am永利官网”力量。

 

 报道视频:https://wxfx.feidongtv.com/mag/livevideo/v1/video/wapVideoView?id=12874

 文:陈思桐  

 图:吴晓云、秦睿、路颖颖

 审核:陈志云 陈卉 柴昭

Baidu
sogou